脑瘫患儿有哪些表现
发布时间:2017-12-02 17:39
脑瘫患儿由于肢体运动障碍,社会活动受限等原因常出现情绪及人格特征的变化。常伴有智力缺陷、癫痫、行为异常、精神障碍及视、听觉、语言障碍等症状。那么,脑瘫患儿有哪些表现呢?家长又该如何帮助脑瘫患儿呢?
脑瘫患儿有哪些表现:
(1)情绪障碍:疾病给患儿造成诸多不便,使活动受到限制,需长期、终身康复治疗。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,使患儿紧张、焦虑、恐惧,担心被人讥笑,感到处处低人一等。沉重的疾病负担使其情绪消沉、自卑、自弃,如患儿感到孤独、不幸、悲观,甚至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、抑郁及羞耻感,所观察的绝大多数患儿有情绪紊乱。恐慌症多见四肢和躯体运动障碍患儿、痉挛性患儿多见,其表现为发抖、心悸、出汗、呼吸短促、虚弱、害怕失去控制甚至窒息。恐慌行为多发于年长患儿,害怕拥挤、人群及声音,喜孤独自玩。
(2)行为异常:脑瘫患儿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性格改变,如固执、多动、冲动、社交退缩、强迫行为、攻击行为甚至自我伤害。脑瘫患儿最常见的强迫行为2岁时即能表现出来,主动表现反复固有动作,如检查、重复整理和排列动作、反复头动和伸手、重复单词、焦虑和机械重复操作行为,同时还兼有害怕情绪。另外,还可表现为选择性缄默症,主要表现拒绝与任何人接触及说话,该症与人体气质差异和生物学的易感性有关,常伴有焦虑、恐慌、害怕注视、担心受社会歧视和恐怖。
(3)认识损害:儿童认知功能涉及学习能力、智力、记忆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。脑瘫患儿存在的认知障碍为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。如记忆障碍、学习新事物、记忆及集中精力困难。认知障碍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患儿的认知功能,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程度,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;另外,患儿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。
对脑瘫患儿应如何进行心理指导?
脑瘫患儿由于疾病多年缠绵,常产生自卑感、情绪抑郁;加之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不良刺激,诸如歧视的态度,成长、教育和职业上的多种麻烦问题;有些患儿因受到过度的照顾和袒护而与集体疏远等,常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。病情呈进行性发作也会使智力发育受累。因此,对脑瘫患儿进行心理治疗是合理和必要的。心理干预内容应包括心理咨询、认知行为治疗、运动治疗及社会支持等几方面。
目前,国内有关脑瘫患儿的心理研究并不多,但其重要性已日益被认识。掌握患儿心理特点并正确引导,对其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干预是脑瘫综合性治疗措施之一,只有进行综合治疗,方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才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。
脑瘫患儿有哪些表现?家长看完应该了解了。治疗脑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还要进行一些行为、心理等辅助治疗,这样孩子恢复的会更快一些。
【家用经颅磁刺激仪的优点】
针对性强:专门针对小儿发育行为疾病精神疾病等治疗的仪器,有针对性;
经济实惠:一次购买,无需在医院定期治疗,费用更低;
操作简单:根据说明书或者指导人员发送的操作视频是完全可以应对自如。
便于携带:小巧轻便,可以随时治疗,不耽误生活和学习。
【温馨提示】:要想了解更多关于“脑瘫患儿有哪些表现”的相关知识,请在线咨询我们,或者添加我们的官方微信:zsds508免费为您解答!